教育探索

理论探讨

  • 论夸美纽斯的“适时”与“适度”教学观

    马亚丽;袁影;

    “适时”和“适度”是西方修辞学核心范畴“凯洛斯”(Kairos)的基本要素,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可通过探析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中的相关思想,对其“适时”与“适度”教学观的内涵进行研究,以揭示其教育价值。“适时”观在教学上的内涵主要体现在时机、时段和时序等方面;“适度”观则体现在教学的广度、力度和速度上。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蕴含了丰富的“适时”与“适度”教学观,其核心理念在于遵循自然秩序与认知发展规律,建立“时机识别-时段划分-序列构建”的时间调控机制与“内容选择-方法配置-进程调节”的程度平衡体系,实现教学活动的科学化与精准化,通过“适时而教”与“适度留白”为我国现今超前教育和过度教育提供有效的解决之道。

    2025年06期 No.390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0K]
  • 马克思主义生命观融入时代新人培育的三重维度

    唐海波;夏天;隋牧蓉;

    时代新人的培育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将马克思主义生命观融入时代新人培育过程具有重要价值。在逻辑维度上,马克思主义生命观揭示了时代新人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内在统一,其群体性生命精神追求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最终在新时代最大程度实现自由全面发展;在价值维度上,马克思主义生命观奠定了时代新人认同完成自我生命的认知基础,提供其理解自我与他人、社会与自然关系的辩证思维,促进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在实践维度上,应遵循马克思主义生命观构建育人生态,通过课堂教学夯实理论根基,通过文化浸润塑造思想灵魂,通过劳动实践锻炼强国技能。

    2025年06期 No.390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9K]

基础教育

  • “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基于江西省1464名教师的调查数据

    陈婧钰;

    “县管校聘”改革是我国教师管理制度的创新举措。通过对江西省1464名在职中小学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教师对“县管校聘”的了解程度和认可程度并不高,不同年龄段、教龄、专业技术职称、家庭状况、职务及学历的教师对政策的认可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学校重视政策宣传与动员、教师对实施程序清楚均有利于提高教师对政策的支持程度;教师对政策推进中的人文关怀、交流比例、交流方式和激励机制的选择多有侧重,对政策实施存在一定顾虑。为此,应通过加强政策宣传与示范引领、健全利益补偿与激励机制、优化学校管理建立公正评价体系、根据教师需求进行动态调整等对策,稳步推进政策实施。

    2025年06期 No.390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6K]
  • 新课程标准视域下小学生人文素养培育路径探析

    刘惠;宋飏;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已成为小学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和紧迫任务。人文素养作为个体全面发展的基石,不仅关乎学生的知识积累与技能提升,还影响其价值观养成、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培育。新时代小学生人文素养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态度、人文精神、人文能力、人文情感和人文意志等方面。当前,小学生人文素养教育面临教师人文素养有待提升、应试教育压力依然存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挑战,应从揭示人文内涵、拓宽人文视野、增强人文体验、提升人文素养、共育人文素养、培养高尚品德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培育路径,促进小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其终身学习和未来生活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

    2025年06期 No.390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8K]
  • 乡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追寻与实践路径

    郑国;刘昱熙;

    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点,乡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关乎乡村儿童的未来成长,是推进乡村学前教育发展进程的关键所在。乡村高质量幼儿教师队伍建设能够推进乡村教育振兴战略的全面基础建设、夯实乡村幼儿教师育人成才的基础地位、稳固乡村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的支撑作用。目前,乡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在教育意识、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地位等方面仍面临现实困境,应通过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构建学前教育体系、完善幼儿教师制度建设以及共建乡村教师全面发展机制等举措有效助力乡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

    2025年06期 No.390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3K]

高等教育

  • 数字时代的法治人才培养:理念转变、目标要求与路径探索

    田依芾;

    在数字时代,法学教育的挑战与机遇并存。信息与大数据技术不仅带来法治建设的数字化发展,也促使法学教育转型现代化发展,培养面向科技革命、面向未来的复合型法治人才。为此,数字时代的法学教育要求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技术的革新,以培育具备数字思维、服务社会理念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立足中国实践,融合信息技术教育,强化探讨式教学方法,创新虚拟教学场景,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提供优秀人才。

    2025年06期 No.390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3K]
  • 历史唯物论视域下工科院校新质人才培养策略

    徐晓微;张正春;

    在历史唯物论视域下,工科院校新质人才不仅是新质生产力的引领者,而且是新型生产关系的建设者。工科院校新质人才培养应坚持历史唯物论的指导原则,以新型生产关系中的和谐与合作为着力点,以适配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和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培养具有多维驱动的科技素养和坚定的思想政治素养的新质人才,通过构建高质量的新质人才教育体系、提升新质人才的适配性和完善新质人才评价机制,落实工科院校新质人才培养策略。

    2025年06期 No.390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4K]

职业教育

  •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教材高质量建设研究

    卢尚坤;陈雅;王宏彬;

    教育数字化是我国教育信息化战略的重点。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教材高质量建设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培养国家工匠的关键。针对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教材数字化建设的核心价值指向、主要特征、育人属性等共识问题,提出打造创新创业教材新生态、推进创新创业教材协同开发、重塑创新创业智慧学习范式、创新数字教材实践教学模式等构想,致力于培养高素质职业教育创新人才,为社会发展增加创新动力。

    2025年06期 No.390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6K]
  •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理论建构、实践模型与路径优化——基于黄炎培大职业教育观视角

    王敏;张海波;邬佳;

    基于黄炎培大职业教育观视角,探索构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理论支撑体系,围绕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十二个模块形成“体系-模块-课程”三层职业素养培养体系。从教育主体、培养标准、评估方式、数据搜集以及评价与激励等多个维度,解析构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实践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黄炎培大职业教育观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有效路径,包括实施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搭建精准施教的职业素养培养课程体系、强化职业素养培养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导向式评价等。

    2025年06期 No.390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2K]
  • 质量管理机制视域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模式与培育路径建构研究

    郭化超;郭珊;

    “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但目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数量不足、结构不优等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可运用Amos28.0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构建“双师型”教师能力图谱,以系统化项目质量管理机制为实践依据,以提升“双师”素质为核心,建立长效培养培训机制,形成校企协同的培养梯级体系,确立“四链双元”成长归因模式,打造“三融合六共同”保障体系,使培养主体转为校企双元,并搭建专业群教师发展平台,以此提供教师培育路径。

    2025年06期 No.390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5K]

思政与课程思政

  •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涵式发展的挑战与应对

    程春兰;孙毅;

    思想政治工作是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主动发挥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价值功能。在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需要厘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化的理论应然、价值本然和现实必然。针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涵式发展面临变革发展、数智转型、理论提升等诸多挑战,应积极在数智化赋能、多元化联动、一体化培养等方面做好结构优化,实现对标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格局。

    2025年06期 No.390 5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5K]
  • “大思政课”视域下提升网络育人实效的三维向度

    肖体贵;曹银忠;

    “大思政课”蕴含着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态变革与格局拓展的基本理念,在育人时空、育人视野、育人主体等方面,为思政课网络育人提供了基本遵循。基于“大思政课”视域,以新的形态唤醒课堂、以新的理念重塑课堂,是提升思政课网络育人实效的重要举措。具体而言,应从三个维度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从目标维度坚持立足思政课“大使命”,使网络育人目标“明”起来;从供给维度动态配置思政课“大资源”,使网络育人内容“活”起来;从系统维度深化构建思政课“大格局”,使网络育人边界“联”起来。

    2025年06期 No.390 6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9K]
  • 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脉络、基本经验与现实启示

    谢芳;詹志华;

    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复杂形势与全新局面。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以史为鉴,汲取历史智慧,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强大动力。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历经平稳过渡和稳步发展时期、初步探索与曲折发展时期、教育恢复与步入正轨时期、提速前进与跨越式发展时期、内涵提升与繁荣发展时期等五个阶段。其在建设过程中取得五个方面的基本经验,即坚持社会主义教学方向、教学主体高质量建设、教学过程与实际相结合、教学方式方法与时俱进、教学一体化建设等,启示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强化党对思政课的领导、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创新教学内容与形式、更新教学观念、构建科学的思政课格局,不断向更高质量发展。

    2025年06期 No.390 6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6K]
  • 思想政治教育中“AI学生画像”的风险与应对

    石超;王英明;

    人工智能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风险不容忽视,“AI学生画像”就是典型一例。目前,人工智能对学生画像的描述存在数据失真风险、思想政治教育“机器化”风险、AI分析的失序化和主体遮蔽等风险。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技术辅助系统在数据分析、深度学习和逻辑演绎等方面无法完全取代人对学生画像的全景式分析;另一方面在于高校在组织协同方面的技术运用能力不足。为此,高校应当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地融入技术实践,将人文情怀、网络实时对抗计算、算法纠偏等嵌入AI设计环节,消解简单数字化带来的风险,进而增强AI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的技术效能。

    2025年06期 No.390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0K]

教育信息化

  • 新世纪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注意力配置的焦点特征与社会网络分析——基于文本挖掘的质性研究

    陈彪;黄琬喻;瞿祥华;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借助NVivo、ROSTCM等软件对2000年以来《教育部公报》中发布的教育信息化相关政策文件进行焦点特征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发现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注意力配置存在“人”“物”注意力配置表面过渡、维度注意力结构配比失衡、激励监督机构独立性不强等问题,应通过“深化技术运用,推动教育变革“”配置重点倾向,提升利用效率“”稳定决策环境,落实保障政策”等改进建议提升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引领作用。

    2025年06期 No.390 8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1K]
  •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教学的影响及应对研究——以ChatGPT为例

    熊振兴;

    ChatGPT是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多轮对话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具有强大的创造力和适应力,能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和教学资源。ChatGPT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可能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拓展教学内容和形式,促进教学发展和改进,产生积极影响;也可能降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削弱教师的作用和责任,导致知识质量和准确性下降,产生消极影响。为此,教育主体应充分认识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教学提供的更多可能性和创新空间,同时防范技术风险和伦理挑战,通过注重对学生思辨能力、创新能力、认知能力及伦理素养的培养,对教师加强自身专业素养、建立个性化教学体系、创新课堂教学方式等要求,并通过由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规范等,促进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

    2025年06期 No.390 87-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7K]

  • 《教育探索》2025年下半年投稿指南

    <正>《教育探索》创刊于1981年,是以育人为宗旨、以践行先进教育思想为特色、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指向的重在宏观与中观研究的教育学术期刊。本刊致力于探索、研究、解决教育育人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真问题”,提出“真对策”,产出“真结果”,注重内涵探研和实践指导,发挥在教育研究领域中的平台作用、阵地作用和示范引领作用。现刊出2025年下半年重点收稿范围,为广大作者提供投稿指南,以作选题参考。一、重点收稿范围1.理论探讨科教兴国战略;教育强国建设;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教育资源调配机制;教育理论的创新应用2.基础教育免费学前教育;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县域高中质量提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25年06期 No.390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9K]
  • 知网协同采编平台投稿及稿件审理流程

    <正>本刊中国知网腾云期刊协同采编系统网址为:http://www.seek.cbpt.cnki.net一、投稿流程及注意事项1.用户注册进入网刊页面左侧的“作者投稿系统”,选择“注册”。请填写真实有效的邮箱和准确的手机号码。2.上传稿件(1)点击右侧“导航式投稿”,根据提示查看投稿须知、论文模板、版权协议,并点击“保存&下一步”。(2)上传稿件全文及附件。请尽量上传“.doc”或“.docx”格式的文件。如果遇到上传失败或者找不到文件的情况,请尝试将文件另存为其他格式,重新上传。(3)填写稿件基本信息,包括填写完整的论文标题、摘要和关键词,并选择合适的栏目。(4)填写参考文献、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

    2025年06期 No.390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6K]
  •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正>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48年,前身为哈尔滨技术专门学校,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办的首所建筑类职业技术院校。学院历经七十七载发展,已成长为以建筑类为特色、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跻身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A档专业群建设单位行列,累计为社会输送13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龙建院方案”。学院占地面积84.18万平方米,形成了“一轴两翼三区”现代化智慧校园格局,建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教育部智慧建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9大产教融合平台,形成四位一体文化育人生态链。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43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74.95%,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龙江技术能手4人,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0人,建成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15个,形成“名师引领-团队攻关-产教协同”的师资发展生态。

    2025年06期 No.390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