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祝雅汶;
“强基计划”作为一项高校招生培养政策,旨在选拔和培养基础学科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运用米特-霍恩政策执行模型分析影响“强基计划”执行的阻碍因素,发现“强基计划”在执行过程中面临政策目标与标准不明确、资源分配不均衡、组织协同不通畅、执行机构创新不足、政策环境复杂加剧以及执行者意向与志向错位等多重困境。为有效破局,推动“强基计划”高质量实施,建议优化选拔机制,增强招生目标和测评方法的适切性;落实明责赋权,提高人才培养及成效跟踪的透明度;创新培养模式,平衡为国育才和学生发展的协调性。
2025年10期 No.394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3K] - 张毅;曹丹平;唐建峰;
随着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单一学科知识已无法解决人类面临的综合性问题,跨学科复合型人才成为未来迫切需要的人才类型。双学位教育是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国外一流高校的双学位教育以激发求知欲、提升学习内驱力为根本目的,以灵活多样的专业交叉融合形式满足学生专业拓展需求,以精细严格且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保证双学位教育质量,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复合型人才。借鉴国外大学双学位办学经验,我国应通过进一步完善双学位教育相关政策、明确双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和目标、丰富双学位教育资源、构建双学位教育质量监督与评价体系等举措,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的双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我国复合型人才培养与发展需求。
2025年10期 No.394 2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5K] - 陈薪璇;陈阳;
教学数字化转型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逻辑,并且能够驱动高等教育形成跨学科融合新生态。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推进理工科教学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中面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适应缓慢、教育技术适配滞后、教学评价体系失衡、教师数字教学能力短板、教育资源协同存在壁垒等五重困境,而建设数字化场景重塑课程体系并优化教学方式、产学研协同突破技术适配滞后、完善评价机制重构评价体系、分层分类培训提升师生的数字化素养、构建标准平台打破资源协同壁垒等是理工科教学数字化转型走出困境的路径。
2025年10期 No.394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9K] - 廉宏达;李茉;
政治素养是新型农林人才应具备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服务“三农”、推动现代农林产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新型农林人才核心素养体系中居于首要位置。新型农林人才政治素养的培育是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重要课题。通过分析政治素养的三维内涵,探索技能素养的政治价值导向,提出应构建政治素养与技能素养的协同机制,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主线,以价值引领锚定政治素养培育目标、以思政教育和课程思政筑牢政治素养根基、以文化涵育提升政治素养效能、以机制建设保障政治素养,从而有效落实的新型农林人才政治素养培育路径。
2025年10期 No.394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7K] - 陈旭日;
培育大学生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接班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积极心理品质既能够促进个体学习和工作绩效的提高,也能够影响其将来的发展和成就。加强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不仅能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夯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而且能有效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本文通过实证探索在“五育”并举视域下提升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路径,提出从问题学生关注到全体学生成长需求、从个体心理咨询到团体式参与培养、从课堂教学为主到沉浸式体验相结合、从单一的培育方式到全方位和多渠道养成等四个路径的转变,从而为大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25年10期 No.394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9K]